過年|放映電影36年,他再一次迎來忙碌“春節(jié)檔”(過年放映的電影)
1月22日,大年初一,潘強和往常一樣,八點左右來到影院,為影片放映做好準備,“早上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設備全部啟動好,然后對當天要放的電影進行一個試放映,這個過程大概要花個三四十分鐘?!?/p>
57歲的潘強,是上海朵云軒杜比全景聲影城的放映總監(jiān),從事電影放映已有36年。工作的大部分時間,他都是一個人待在銀幕背后的狹小工作間,與監(jiān)控畫面、各種放映設備打交道,及時排除異常狀況。
經歷了三年疫情,2023年春節(jié),對潘強來說既平常又不同尋常。據貓眼專業(yè)版實時數據,截至1月24日零時,兔年電影“春節(jié)檔”新片總票房超過29億。
“大家出來相聚看看電影,熱熱鬧鬧過大年,這種觀影體驗才是最原汁原味的?!痹谂藦娍磥恚接霸喝タ措娪斑@件事,本身就是看電影的樂趣之一。隨著新春電影市場升溫,他和同事們又到了最忙碌的時候。
位于上海市徐匯區(qū)天鑰橋路上的朵云軒杜比全景聲影城。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徐禎曜 圖
“春節(jié)檔”電影開始了,他守在放映間
“老規(guī)矩,年初一工作是最忙的,因為很多新片都是這天早上九點才能放,在正式放映前,有很多前期工作要做好。對我們的工作來說,節(jié)日與否沒有太大差別,因為影院基本上一年到頭都是對外營業(yè)的。通常我們的排班是三個人做一休二地輪休,不過大年初一這天我總歸會到崗,要確保一切運轉正常?!迸藦娬f。
潘強正在放映間里工作。
潘強負責影院全部5個影廳的電影放映。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,自己一般早上八點就到崗,起碼工作到晚上十一點。如果排片多,最后一部片子放到凌晨兩三點結束也是常有的事。而在結束一天的放映后,他也不能馬上下班——因為還需要冷卻機器,做些收尾工作。
放映間的監(jiān)控畫面。
在大部分時間里,潘強都一個人待在大銀幕背后的狹小工作間,與監(jiān)控畫面、各種放映設備打交道。除了確保設備運行正常、做好日常維護和清潔保養(yǎng)外,他還需要時刻關注影片放映過程中出現的任何異常狀況,第一時間排除。
1月23日下午三點,朵云軒影城1號影廳內坐滿了觀眾。
澎湃新聞記者從朵云軒影城主管人員石逸飛處了解到,年初一、初二兩天里,影院客流量相較節(jié)前有所提升,五個影廳共610個座位的上座率可達75%以上。
“從2022年12月份疫情放開以來,我們線下影院的人氣就有所回暖了,這兩天會更熱鬧一些,因為‘春節(jié)檔’有新影片上映,不少人都等著來看,感覺上有望恢復到疫情前春節(jié)時的盛況?!笔蒿w說。
今年春節(jié)期間,朵云軒影城上映了《流浪地球2》《滿江紅》《無名》《交換人生》等新片,其中,《流浪地球2》和《滿江紅》的人氣最高,是這兩天的熱播電影。上午8點左右,影院的人就已多了起來。澎湃新聞記者看到,影院各處已布置起了紅燈籠、紅福字等新春裝飾,年味十足。
影院各處布置了新春裝飾。
從業(yè)36年,曾用技術創(chuàng)新推動電影全自動數字放映
潘強的電影放映員生涯從21歲就開始了。據其介紹,他從1986年起就在部隊擔任放映員,1991年進入上海影城工作,2015年來到朵云軒,從事放映工作已有36年。
回憶起上世紀80、90年代的電影放映,潘強表示,早先的放映設備還是流動放映機,用的是16毫米膠片。1996年,長沙全國電影工作會議后,數字電影逐漸開始在國內興起。那時,全國的數字播放設備可能都不超過三臺,其中,潘強當時所在的單位——上海影城就擁有一臺,而他也有幸承擔過數字電影的放映工作。
2009年,在上海世博會前夕,上海電影(集團)有限公司投資在上海世博演藝中心建設了世博國際影城,并在全國首次應用了自主研發(fā)的全自動化數字放映和網絡化管理系統(tǒng),實現了放映、音響、場內照明、多廳內容互相傳送等功能的集中控制管理。
作為該項技術創(chuàng)新項目的主創(chuàng)人員之一,潘強全程參與了影院控制管理系統(tǒng)(TMS)和網絡系統(tǒng)的開發(fā),為中國廣播電影電視事業(yè)發(fā)展出了一份力。2011年11月及2012年6月,他分別獲得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,以及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2011年度科技創(chuàng)新獎三等獎。后來,該系統(tǒng)逐步在全國范圍內推廣,現已發(fā)展成較為成熟的產業(yè),潘強說,目前國內院線基本均已采用了類似的自動化數字電影放映管理系統(tǒng)。
潘強參與研發(fā)的全自動化數字放映和網絡化管理系統(tǒng)。
不過,變的是技術,不變的是人們對于電影的熱情。
潘強說,這么多年,也算是見證了院線電影一路的發(fā)展與變遷。在他的記憶中,每到節(jié)假日,前來看電影的人都很多,元旦、春節(jié)、五一、十一期間尤其多。而在人們過節(jié)、放假的時候,往往是潘強和同事們最忙碌的時候。
因觀眾的快樂而快樂,因熱愛的情懷而堅持
“我今年57歲了,干這個行業(yè)也干了一輩子了??梢哉f我對電影、對放映工作都有一份特殊的感情,一直以來也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份工作里。每當看到觀眾看完電影,開開心心地走出影院,我自己也會感到高興?!迸藦娬f,在休息的時間里,他偶爾也會挑一些特別感興趣的片子,坐到觀眾席上欣賞,自己當一回觀眾。
近兩年來,因為疫情的關系,片源減少,加上線下院線又經歷了較長時間的停滯,讓潘強直觀地感受到影院的人氣不如從前了。“記得2022年,我們影院從1月23號起就全部停掉了,一停就是6個月。即便后來恢復對外營業(yè)了,在頭兩個月里也沒多少人來看電影,一是因為人們覺得不安全不敢來,二是也沒什么新片子,好多片子都不上了。”
他還補充道,這些年來,其實許多觀眾的觀影習慣都已悄然發(fā)生了改變?!耙郧按蠹铱措娪盎径家诫娪霸嚎吹?,一邊看還可以吃個爆米花、喝杯飲料,現在可能有的人更愿意在網上看了。”對于這一趨勢,他感到很無奈,但也無可避免。
在潘強看來,到影院里去看電影這件事本身就是看電影的樂趣之一,其包含了聲音、畫面、環(huán)境等方方面面的沉浸感;而每年春節(jié)大家出來看電影,也更有喜氣洋洋的氛圍。
“我稱作一種影院的‘大餐’,或者叫‘集中看片日’。大家出來相聚看看電影,熱熱鬧鬧過大年,這種觀影體驗才是最原汁原味的。”潘強說,他作為一個放了36年電影的老電影人,在新的一年里也將繼續(xù)做好本職工作,也希望人們能夠更多地走進影院,來到線下欣賞新春新電影。
來源: 澎湃新聞